本网讯(记者范韵诗)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推动学术交流以及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素养,我校举办关于科研探讨、学术交流、成果共享的系列学术沙龙活动,旨在为联合培养研究生们提供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学术交流平台。4月21日下午,学校成功举办第一期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本期沙龙特邀请机械与工程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家淳担任主讲人,与研究生们分享自身进行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经验心得。学科与科技处老师、2018级及2019级联合培养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议现场(范韵诗摄)
活动伊始,王家淳进行了关于“铝合金和铝加工产业发展”的主题报告分享。王家淳从铝合金基本概念、发展史、特点性能为切入点,结合铝合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着重为大家介绍了铝合金材料目前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情况及相关的功能性能,以及铝加工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随后,王家淳和学生们就学术研究工作、毕业论文工作、未来职业规划进行了交流互动和热烈的讨论。
活动结束后,来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冯名生说道:“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启发我们学术研究的新思路,有利于我们迸发出新的研究灵感,有利于我们通过研究派生新的成果;王老师就铝合金的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用途进行了详细讲解。尽管我们是来自不同学院,但我们依旧可以听得津津有味。王老师在普及知识之余,还跟我们进行了做科研和就业的解惑,这让我明白了科研是一条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的道路,只有坚持不断的吸取知识和刻苦钻研,才能有灵光乍现的时刻”。来自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学生刘之航表示:“通过王老师的这次分享,我能清楚的记住铝合金的优缺点和目前铝合金材料研究的前沿热点。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包括铝合金在内的新材料在汽车产业方面的应用将更为广泛。王老师分享的研究知识可以为我们所进行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都能带来很大的帮助。通过王老师的分享我们还发现,铝合金在很多的生产生活领域也具备广阔的应用场景,这些都为我们未来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了启示”。
会议现场(范韵诗摄)
我校自2018年与华南理工大学启动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以来,招生专业已扩大到9个,已招收48名学生,经华南理工大学认定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人数已达20人。为了持续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质量,拓展学生学术研究视野,提升学术创新的氛围,我校将持续举办内容丰富的学术沙龙活动,为学生科普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启发学生在学术前沿方面的思考;充分拓展学生学术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掌握更多科技和学术知识,为学生开展专业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字录入:范韵诗学科与科技处